依托底层庞大的监控资源,所有检测节点均可由用户动态分配,满足用户在不同线路、不同地区的源站可用性监测需求。
精确识别来源请求,直接根据用户IP进行调度,将用户访问导向最佳服务节点上,提高访问速度和体验。
依托丰富的IP库和节点资源,按需自定义解析线路,国内解析线路细化到不同运营商、省份,海外细化到国家、自治州,IP库每周实时更新,保障调度准确性。
用户无需购买、部署任何容灾/负载设备,只需简单配置即可完成负载均衡及流量分配等功能,极大缩短部署周期,降低业务中断时间,加快业务上线速度。
全球分布式监控网络(国内300+监控节点,海外30+监控节点),最低1分钟监控频率,为调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
国内分省运营商调度,国外分国家州市线路;支持负载均摊和加权轮询2种调度策略,提供最佳的访问解析地址,服务可用性高达99.999%。
分布式监控节点实时定位源站故障,分钟级主备自动切换,支持多级备份,满足各种业务容灾场景需求。
根据区域就近接入,精准流量分配,让用户获得最流畅的业务体验。
企业应用分布式跨资源池/多个业务IP地址,使用全局流量管理配置域名解析主备调度策略,当主服务IP故障后,自动将用户访问流量切换到备用资源池继续服务,实现应用服务主备容灾快速切换。
支持跨资源池主备容灾
自动切换
企业应用在面对高并发访问场景时,使用全局流量管理配置域名解析负载均衡策略(支持负载均摊和加权轮询),由每个应用IP地址平均/按自定义配置权重承载用户的访问流量,以实现跨区域/资源池的全局负载均衡效果。亦可配置解析调度策略,实时监控多个服务地址健康性,自动将故障IP地址从DNS解析列表中隔离,待故障恢复后自动添加回解析列表,达到应用服务多活效果。
负载均衡
故障自动隔离
应用多活
大型跨国/区域企业,一般需要面向全国或者全球区域提供公共服务,由于不同地区网络情况差异,网络访问一般会受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,使用全局流量管理可以通过配置DNS的智能解析策略,向不同区域来源的用户返回就近的源站IP,实现用户就近接入,提高应用服务访问速度。
自定义解析线路
业务资源就近访问